手機版 二維碼 購物車(0)

技術設計和設備是提高飼料質量的關鍵

   日期:2017-03-19     作者:張賢群 譯自《AllAboutFeed.net》Vol.1(2010),No4: 24-26 羅天海    瀏覽:551    評論:0    
核心提示: 為什么有些飼料企業(yè)能夠盈利而有些企業(yè)卻不能?為什么有些企業(yè)生產的飼料銷路良好而有些企業(yè)的飼料卻銷路不暢?其中的原因往往是
       為什么有些飼料企業(yè)能夠盈利而有些企業(yè)卻不能?為什么有些企業(yè)生產的飼料銷路良好而有些企業(yè)的飼料卻銷路不暢?其中的原因往往是技術設計和設備選用上存在的問題。選擇一位具有豐富經驗的飼料工程設計師和綜合方案的提供者,是飼料生產企業(yè)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影響飼料質量的因子可歸納為三方面,即原料質量、飼料配方和飼料加工技術。在原料和配方相同的情況下,飼料質量只取決于加工技術和設備性能。由于雞、豬、魚、蝦及寵物的消化系統各不相同,所以其對飼料顆粒的大小和成熟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對現代飼料加工企業(yè)來說,通過改進加工技術來提高飼料產品質量也不失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為此,讓我們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仔細梳理,逐步找出那些能夠改進的環(huán)節(jié)。
 
1    飼料顆粒大小
       一般說來,在確定飼料顆粒的大小時應考慮許多因素,如飼喂方法、飼料加工成本、飼料加工能力及動物生長的特點。原料飼料顆粒的大小不應超過成品飼料顆粒直徑的1/3。適當大小的飼料顆粒能促進養(yǎng)分的消化率。研究表明,當母豬飼料中的玉米顆粒平均直徑從1200μm減小到400μm,其消化率可提高14%,糞便干物質含量可減少21%,而氮的排出量減少31%。然而,過度粉碎會使能量消耗較多,加工能力降低及飼料中的營養(yǎng)成分受到嚴重破壞。研究表明,經反復粉碎的顆粒,維生素A含量減少40%。
       飼料顆粒的大小控制技術的要點是將各種原料粉碎到適于消化的最佳顆粒大小,以確保每批飼料能促使動物達到最佳生長效率和最佳經濟效益。如表1所示,必須為各種不同種類的動物研究每一種原料可達到最佳消化的顆粒大小。
       對水產動物的飼料來說,必須進行粉碎和微粉碎處理。研究表明,如將粉碎機的篩子孔徑從1.5~1.2mm減小到1.0~0.8~0.6mm,那么鯉魚飼料的利用率能提高5%~10%。因此,飼料顆粒的大小對營養(yǎng)差異有顯著的影響。直徑過小或過大的飼料顆粒都可能會被碎成片狀,這種片形狀態(tài)會影響飼料的消化率。只有通過采用科學的技術設計、專業(yè)的供應商和設備,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飼料。

2    稱重系統的作用
       對營養(yǎng)和顆粒質量來說,飼料配方是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含有高水平的玉米和大豆的配方生產不出高質量的顆粒,這是因為玉米和大豆缺乏天然的黏性。在配方中加入高黏性的小麥,能提高顆粒的質量。在制定飼料配方時,必須注意各成分之間的配伍,并將脂肪含量保持在最低限度。
       作為飼料生產核心工序的稱重,其精確度會對飼料的組成和動物的養(yǎng)分吸收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只有采用合適的混合系統才能實現營養(yǎng)的平衡。稱重過程對稱重精確性和飼料組成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主要的技術改進在于以下7個方面:
      ◎定期核查稱重器具,以確保稱重的精確性;
      ◎應確保配方正確無誤,同時飼料原料可以置換;
      ◎以正確的速度灌注飼料原料。
      ◎應確??刂葡到y的正確性;
      ◎以正確的方法操作稱重設備;
      ◎應確保稱重設備的干凈,避免交叉污染;
      ◎記錄稱重過程,尤其是準確記錄用藥情況。
       可采用無差錯控制技術以正確地進行稱重。微量添加物可進行預混和混合,然后再可采用高精度的稱重系統。
 
3    均勻混合的作用
       混合均勻度對飼料質量極為重要,因為其將決定動物能否從飼料中得到充足的營養(yǎng)?;旌蟼}與混合器之間的空氣平衡問題也會對飼料的營養(yǎng)產生影響。成品倉和粒料倉太大以及傳輸距離太長都會破壞飼料的均勻性,降低動物的飼料轉化率。為確保飼料的均勻性和充分的營養(yǎng)價值,選擇適當的混合機、混合時間和加料方法是極其重要的(圖1)。控制混合均勻度涉及到混合飼料、濃縮飼料、添加劑、預混料和液體飼料?;旌瞎に嚿系募夹g改進應將重點放在以下6方面:
      ◎精選合適的混合機,以確保飼料混合的均勻性;
      ◎以正確的次序向混合機添加飼料原料(先添加顆粒大的原料,后添加小的);
      ◎所有飼料原料均以正確的數量和次序(尤其是預混料)添加;
      ◎萬一配方有變化,徹底清洗混合機,以避免交叉污染;
      ◎將預混作業(yè)與重要的混合過程分開進行,以免交叉污染;
      ◎將稱重后的原料以最短的距離和最低的高度送入混合機,同時不采用類似氣動裝置的輸送設備,因為這種設備可能會導致不同原料成分的分離。
 
4    飼料制粒的影響
      顆粒質量的控制是飼料營養(yǎng)的先決條件,其必須得到嚴格的監(jiān)視和控制(圖2)。調質是顆粒質量控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它包括溫度、時間、水分和淀粉的糊化程度。第二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是細粉比例、冷卻溫度、含水量、刀片的均勻度和飼料耐水性。為達到這些要求,正確的蒸汽供應和控制系統、調質設備、制粒設備、冷卻設備和篩分設備都應該配備,而且控制參數應得到科學的調整。輸入調質器內的蒸汽必須是無凝結水的不飽和蒸汽,以確保淀粉充分糊化,從而避免因水分過量而引起機器堵塞。蒸汽在進入調質器之前須經過凝汽閥和減壓閥。同時,蒸汽流速必須與原料的投入量相匹配。因此,具有所需特性的蒸汽是確保顆粒質量的先決條件。
圖1 在安裝飼料生產設備時,重要的是選擇適當的混合
       機、混合時間和加料方法,以確保均勻性和營養(yǎng)  

圖2  顆粒質量飼料營養(yǎng)的先決條件,其必須得到嚴格的控制

        調質過程對確保顆粒質量是極為重要的。含大量谷物的混料往往會在調質器內至少停留40~60min。與此同時,調質器內的溫度應保持在85~98℃之間,以促進淀粉的糊化。含大量纖維的原料必須在調質器內停留較短的時間。在添加糖蜜這樣的液體原料時,此類原料應在調質器內停留較長的時間(最多30min),從而使糖蜜能被充分吸收。

5    殺菌
        調質器內的高溫加之短時(60~160s)的停留能起到殺菌效果。許多此種類型的調質器已能從市場上購得。在調質過程中,飼料在高溫下的穩(wěn)定性也應加考慮??垢邷啬芰Σ畹脑蠎荛_調質過程。
取而代之的是隨后進行噴涂處理,以確保顆粒的質量。許多維生素耐熱性很差,在高溫調質過程中或在制粒時會遭到破壞。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和鹽酸硫胺素在溫度提高和調質時間延長時會遭到迅速破壞。含維生素的飼料進行調質的臨界條件是溫度高于90℃、含水量大于15%和調質時間長于60s。因此,很有必要選擇一種具有良好熱穩(wěn)定性的配方。良好的顆粒調制、正確的進氣及混合方法也是影響制粒過程的極其重要因素。
        制粒工序還會對飼料內的酶和其它微生物產生有害影響。這些生物制品經受不起高溫、高濕和高壓所產生的綜合作用。據報道,當高溫高于80℃時,植酸酶的活性會降低87.5%。磷的利用率會因此而降低。
飼料中的微生物添加劑特別易受高溫的影響,因而在溫度高于85℃時其活性會徹底喪失。最好是在制粒后將酶噴涂在飼料顆粒表面,或采用那些具有較高熱穩(wěn)定性的酶。

6    貯存和運輸所產生的影響
        交叉污染往往發(fā)生于飼料的貯存和運輸過程中。運輸車輛、料倉、緩沖式料斗及加工設備中的飼料殘留物能導致交叉污染。有害微生物和害蟲,以及寵物也是交叉污染的根源。
        為滿足人們對飼料的安全、衛(wèi)生和營養(yǎng)日益提高的要求,必須使用無殘留物的輸送機和料倉,并應用那些經科學試驗證明有效的清洗技術和定序技術。應采用熱處理技術,如在高溫下的烹調技術、擠壓技術、高壓處理和紫外線輻射技術等。通過上述技術的綜合應用,最終的顆粒料能獲得令人滿意的質量和營養(yǎng)。

7    抗營養(yǎng)因子
    原料中部分抗營養(yǎng)因子和有害物質階段中會被破壞。制粒前進行厭氧滅菌能有效殺死各種細菌,可提高飼料質量。對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
    因種類和年齡的不同,動物會對相同的抗營養(yǎng)因子產生各種不同的反應??範I養(yǎng)因子可分成碳水化合物類、礦物質和蛋白酶類等正向抑制劑。制粒工序中采用的調質和高溫擠壓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削弱表2所列抗營養(yǎng)因子的作用。

       在制粒過程中,調質后淀粉會呈膠狀化而蛋白會變性,這樣動物能對它們進行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然而,對于某些動物來說,原料的具體規(guī)則是由飼料加工廠的技術質量決定的。蛋白變性對氨基酸的影響很小,但能夠大大地提高吸收率,結果蛋白質能得到很高的利用。
 
8    工藝流程的影響
       飼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能導致豬和寵物發(fā)病,影響其生長。由于其在成品飼料中的含量與工藝技術密切相關,所以營養(yǎng)學家已研制出多種可減少抗營養(yǎng)因子的方法。然而,與此同時飼料中的養(yǎng)分也會損失。高溫下的擠壓及膨脹能提高飼料的質量、限制養(yǎng)分的損失;厭氧消毒能有效殺滅細菌,并可保持維生素;發(fā)酵作用能消除抗營養(yǎng)因子的毒性作用,同時能保持維生素;酶制劑不但能消除飼料的毒性作用,而且還能促進動物的健康。
       能否去除飼料原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已成為選擇工藝流程和設備的關鍵要素。飼料質量和營養(yǎng)只能通過專業(yè)技術和設備來得到保證。隨著營養(yǎng)學的發(fā)展,專業(yè)公司的科技人員能研究出可消除搞營養(yǎng)因子的更好方法,從而能更好地促進飼料質量和營養(yǎng)的提高。
 
    原題名:Technical design and equipment is key for improving feed quality(英文)
    原作者:Shao Jianxin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飼料機械預加工公眾平臺廣告預定公眾號供求信息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