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大豆減產題材雖然隨著南美收割基本結束而告一段落,但南美大幅減產對美國大豆出口需求提振仍在延續(xù),南美減產及其貨幣貶值造成農民惜售可供出口下滑等造成南美大豆出口下滑,由此提振美國大豆出口保持反季節(jié)強勢。上周四美國農業(yè)部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美國陳豆累計銷量18.35億蒲,已高于USDA預測的年度目標17.6億蒲,新豆累計銷量達2.28億蒲,去年同期2.21億蒲,年比首次出現(xiàn)增加,增幅3.2%,短期預計美豆出口量仍有上調空間,美豆出口增加將消耗美國國內大豆供應從而使其陳新豆庫存進一步下滑。
6月份以來美國中西部主產區(qū)天氣整體良好,雖然中旬局部炎熱干旱,但之后降雨緩解旱情,自6月12日首次公布優(yōu)良率數(shù)據(jù)至本周一盤后USDA周作物生長報告來看,美豆優(yōu)良率保持在72-74%之間,高于去年同期的63-65%,之前預期的拉尼娜天氣炒作尚未展開,但7-8月份才是玉米大豆生長關鍵期,期間天氣才是決定最終畝產和產量的決定性因素。在今年南美大幅減產造成美國和全球大豆供應由連續(xù)寬松轉為偏緊情況下,未來兩個月的天氣顯得尤為重要,拉尼娜天氣可能會導致中西部炎熱干旱的預期仍令市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任何天氣不利帶來的畝產下滑均會使美國及至全球供應進一步趨緊。過去七年美國出現(xiàn)嚴重拉尼娜天氣年份有六年減產,平均減產幅度為7%,按平均減幅計算,如果今年拉尼娜天氣影響呈現(xiàn),則美豆畝產將降至45蒲以下,年終庫存將會降至2億蒲以下,市場將再現(xiàn)2011/2012年度供應緊張的格局。
端午節(jié)后國內豆粕期現(xiàn)貨價格跟隨美豆回挫,但國內相比抗跌于美豆,特別是現(xiàn)貨價格跟跌有限,其中美豆自6月10日高點至上周五低點回落9%左右,國內豆粕9月跌幅6%,現(xiàn)貨跌幅不到2%。6月份以來進口豆升貼上漲提供國內成本支持,南美進口豆成本自6月10日高點至上周五低點下跌不到100元/噸,在本周一美豆再次拉升下,南美近月進口大豆成本再次達到3800元/噸以上,豆粕成本則接近3600元/噸,成本高企提供國內豆粕期現(xiàn)貨較強支撐。另外,繼3月和4月份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環(huán)比小幅增加后,農業(yè)部6月中旬公布的5月份生豬存欄數(shù)據(jù)顯示,5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huán)比再次小幅下降0.3%,生豬存欄則環(huán)比上漲0.4%,但同比降幅連續(xù)七個月收窄,這表現(xiàn)生豬產能仍在緩慢恢復中,預期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存欄會有所改善,這繼續(xù)提振市場對于豆粕未來飼料需求的樂觀預期。
綜合上述分析,經歷此波調整后美豆和國內豆粕期貨市場再次轉強,未來兩個月市場將構筑天氣方面的升水,但短期需要關注6月30日USDA種植面積報告,雖然此波回調過程已消化了面積會增加的預期,但仍需警惕報告可能會出現(xiàn)的意外因素,因此價格急速拉升時不要追漲,最好等待報告出臺后進一步趨勢的明朗,整體以回調介入做多的思路為宜。(作者:趙燕)